推動專案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為落實發展智慧城市理念,擬協助民間於臺北市進行解決方案場域實驗試辦,進而協助發展智慧城市產業商業模式、拓展城鄉與國際間行銷,並進一步提升資通訊產值,特辦理「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
  • 智慧教育
2023/01/31
本計畫由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合作,於中心辦理之VR虛擬實境體驗活動中導入5G專網進行試驗。透過架構簡單、施工便利的設計,由展演者操作平板傳達指令,進行5G訊號連接,體驗傳輸順暢的VR數位內容。
  • 智慧教育
2022/08/17
本試辦案由教育局與萬里雲互聯網路有限公司合作,透過 Google Cloud Platform(GCP) AI 服務,在現有的基礎上,整合載具使用資料、數位學習平臺資料與學生學習成效大數據資料,來建置教育AI模型預測分析,以前瞻科技輔助適性化學習。
  • 智慧教育
2022/04/11
本實證計畫與漫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藉由智慧化的數位日記平臺,透過特定提問、系統性的正向引導與定期紀錄,讓學生運用圖文創作來梳理情緒,將情緒覺察與調節程序內化為個人習慣,促進自我效能感提升。
  • 智慧教育
2022/04/11
本實證計畫與新光保全合作,監控系統可即時辨識『人』的影像與自動錄影,並透過APP即時觀看,所有相關錄像數據保存於雲端,並有自動監控及回報機制。
  • 智慧教育
2022/02/25
學生因校內制度、空間造成用餐不便,而校外用餐亦會增加新冠肺炎的潛在感染風險;若使用一對一外送業者服務,也有實體接觸的狀況。本專案期望解決這些問題,讓同學們可以安全、便利地享受美食。
  • 智慧教育
2021/03/10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於全球持續擴大,各級學校仍持續於校門口管控入校學生及人員。然而需要耗費大量人力逐一量測體溫,對於額溫槍的數量及使用人力資源需求大,此問題可透過科技應用改善。此案提供學童於入校時,利用體溫量測器偵測並紀錄學生個別體溫,針對體溫過高的學生自動發出警示訊息,可大幅減少學校量體溫的人力與時間。體溫量測器使用固定架設於校園出入口處,亦於上下學期常見疫病(腸病毒、流感)流行
  • 智慧教育
2021/03/10
廁所一直是校園安全的死角,除了可能發生霸凌事件,更曾有歹徒潛入校園的廁所,隨機對學童造成傷害。現行方式是於圍牆安裝攝影機、增加巡守人力及安裝緊急通報鈴,以此強化校園安全防護,但對於因隱私問題無法安裝攝影機的廁所,一直無法找到真正即時且有效的防護措施。
  • 智慧教育
2021/03/10
為了解決因疫情產生的遠距教學錄影與直播等需求,甚至未來的智慧影音校園,以及視訊會議與遠距協作的應用可能,此專案基於現有的核心技術及產品開發並補足場域應用知識,提出『數位影音物聯網校園』解決方案。
  • 智慧教育
2021/03/10
台北市各大校園皆設有校警、監視錄影機與24小時保全,現行的安防裝置可於校園遭受入侵時發出警示,但由於校園占地廣闊且人力有限,校警或管理人員常難以即時抵達事發地點進行處理,日常的巡查難免也會造成管理負擔。
  • 智慧教育
2021/01/20
松山文創園區自100年開園至今,隨著臺北市空間的規劃與發展,更多專業文化場館即將興起,如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且鄰近園區的大巨蛋和臺北機廠亦開放在即,故松山文創園區第二個十年的發展策略,希望藉由於園區建置可蒐集入園遊客相關數據之設備,作為營運單位在制定營運方向時的重要依據。
  • 智慧教育
2021/01/20
學生參加特殊競賽時偶爾需要外聘外縣市指導老師,但指導老師往往因交通往返耗費寶貴時間。科技日新月異,學校期待透過智慧科技提供遠距且互動之混合實境(MR)教學,以提高指導效率及教學的廣度與深度。
  • 智慧教育
2021/01/20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持續發生的疫情,各級學校仍持續於校門口管控入校學生及人員,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逐一量測體溫,長期以來恐不堪負荷。此案中使用的體溫量測設備因應不同人流數量與使用狀況皆可應對,透過一體機解決方案,整合讀卡機讓學生及工作人員能夠透過現有之學生證悠遊卡,快速靠卡即可驗證身份,並透過一體機上內建之鏡頭,進行額溫偵測,並且後臺會個別紀錄體溫,量測過程中如有發現異常狀況,設備將即刻發出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