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專案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為落實發展智慧城市理念,擬協助民間於臺北市進行解決方案場域實驗試辦,進而協助發展智慧城市產業商業模式、拓展城鄉與國際間行銷,並進一步提升資通訊產值,特辦理「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
  • 智慧環境
2022/12/28
本試辦案由臺北市政府環保局與優納比科技合作,針對人行道清潔箱的智慧管理方案進行試辦,透過感測器偵側並分析各清潔箱的使用情形,藉此預測清潔箱使用的高峰時段,及高使用量清潔箱的熱點位置等,希望透過試辦優化清潔隊現行清運方式,讓民眾方便丟擲垃圾,維持環境整潔,更落實淨零碳排。
  • 智慧環境
2022/08/17
本案由環保局與雲城科技共同合作,利用影像處理與人工智慧的相關技術,建立垃圾棄置辨識系統,以達到截取駕駛者疑似違規或明確棄置廢棄物影像,並利於環保局後續可依據取締告發使用。
  • 智慧環境
2022/08/17
本案由水利處與宏碁通信合作,規劃配合纜線接續盒的設置,結合GPS定位及水位感知裝置,進一步探查下水道是否有堵塞等情形,並將相關位置、水位數據及結果透過既有纜線線路回傳,達到控管接續盒位置及降低線路佈設預算。
  • 智慧環境
2022/05/25
本試辦計畫案以5G無線訊號即時傳輸影像及水質分析數據至中華電信無人機機隊管理系統(DFMS, Drone Fleet Management System)進行分析,經由DFMS規劃飛行路線自動執行任務,管理人員可遠端搖控及監控現場狀況。
  • 智慧環境
2021/03/10
臺北市智慧垃圾回收整合服務站提供24小時服務,讓市民便於隨時投入垃圾或回收,無需等待或追逐垃圾車;內建冷藏壓縮技術與監控功能,站點不發臭;設置桶量警訊通知,並以IoT物聯網與雲端服務進行管理,即時傳達資訊給清潔運送人員,提高執行效率。
  • 智慧環境
2021/03/10
由於公廁環境稽查行為和項目需依照當下稽查需求變動,因此檢查項目及介面需要依照當下需求進行即時動態調整、使之保有彈性。公廁稽查項目實屬繁多、目前需大量倚靠人工進行,包含廁所設備是否完善、地板濕滑、氣味...等。
  • 智慧環境
2021/03/05
臺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所維護管理之雨水下水道人孔總數量達1萬5,000餘座,多位於人口集中之市區道路。人孔蓋是為了銜接、檢查或清理管道等日常維護,使工程人員能順利完成維護作業之設施。因此,除了依照「下水道工程設施標準」規定外,更須考量防災需求及人員安全作業標準進行人孔蓋設置。
  • 智慧環境
2021/03/04
本次配合智慧城鄉計畫生活應用補助計畫(創新服務類),台北市成為智慧城市的living lab,本次實驗場域為大安森林公以及基隆河外雙溪段,業者放置遠端感測器裝置,並透過「遠端入網憑證(eSIM)物聯網動態管理平台」,空中下發電信門號至內含五種測試儀器(pH 計、水溫計、氧化還原電位、導電度、溶氧度)的遠端感測器裝置,用以驗證將 eSIM 晶片嵌入感測器裝置後,感測器能持續運作,並能將所測得之數據資料開放至 Open API 供第三方使用。本案eSIM晶片是內嵌式,防水效果好,因此可在艱困環境下設置且不易被破壞,蒐集數據亦可協助管理單位遠端監測水質狀態或其他數值狀態。
  • 智慧環境
2021/02/20
延續第一期「內湖智慧路燈實證試辦計畫」,遠傳電信與艾普仕共同規劃提出「內湖智慧園區-AI智慧路燈計畫」,由遠傳提供設備及概念計畫,安裝於內湖智慧科技園區中,透過AI模組進行人流分析,從後台設計路燈照明亮度,達至節能減碳效益,同時透過後台管理平台,不僅能監控燈具的電壓、電流等即時參數,同樣可以透過CMP了解每張 eSIM 卡連線狀態;透過 NB-IoT 將每盞燈的運作狀態回傳,一有異常,可第一時間將故障燈具位置、資訊傳遞給營繕單位,縮短報修時程。本試驗計畫利用AI技術分析環境感測數據與電信用戶之人流數據,成功達到預期節電功效,期待未來能昇華至智慧城市萬物聯網的核心價值。
  • 智慧環境
2020/04/06
無人機控制方式分為無線電及4G/5G行動通信二種方式,本計畫水庫所在區域,都在水土保持區,不易新架設電力及行動基地台,而無線電頻率易受到地形阻擋,且非本計畫主要控制方式。基於上述條件、並考量效益後,建議架設5G臨時台,提供5G無人機起飛所需訊號。行動基地台服務範圍有限,將以大壩附近為無人機巡檢區域。
  • 智慧環境
2020/01/21
iTrash是提供24小時服務的智慧垃圾回收整合系統,結合悠遊卡支付功能,讓垃圾與回收物採秤重計費,民眾可依個人所需投入垃圾或回收,不需配合垃圾車清運時間,減少等待或避免追逐垃圾車的狀況發生。106年首次在台北市臨沂街啟動實驗服務,經3個多月的實證受到廣大迴響,然因場地租賃限制未能繼續。為蒐集更多市民回饋與建議,業者提案與北市合作於公有地延續此服務應用,並優先評估住宅密集且多舊社區大樓,以補足現有垃圾收運服務無法滿足之處,也期待藉由擴大實證場域範圍,累積更多經驗與數據,評估於未來提供更貼近市民需求的應用及服務。
  • 智慧環境
2019/10/30
本專案規劃於南港及信義區導入智慧路燈(桿)實證,提出AI影像分析功能,結合路況CVP即時分析資料,進行人流與車流數據統計分析應用;另外透過影像資料,亦可進行偵測群眾異常行為等犯罪預防相關應用,惟為了避免侵犯個人隱私,針對視訊串流影像是將去識別化,僅針對行為進行分析。